第四十章 诏安!一定要诏安!-《混沌新纪元从大宋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第311章诏安!一定要诏安!

      在金子面前,没有人能够说不!

      至少镇南义军中的大部分豪杰头领都不能。

      就算有少数视金钱如粪土的高洁之士,却也被兄弟情谊所牵带,无法拒绝杀往鬼方拯救被掳走的妇人的义行。

      所以,镇南义军的头领们几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彻底统一了思想认知。当然,他们有志一同的将“抢金子”这个口号暂时掩藏了。

      于是乎,伐鬼方,救嫂嫂!

      就成了义军们对外宣传的统一口径。

      不过现在摆在镇南义军面前的最大问题是,他们想要前往联通鬼方国的岐山门户并不容易,或者应该说非常之难。

      岐山位于西北秦凤路的凤翔府,是六盘山东延支脉千山余脉,距离洪州仅直线距离就有两千余里,沿途需过得长江、黄河两大江河,更有无数山川河流为之塞途。

      单单地理上的难处倒还罢了。

      关键是,当前大宋最能打的军队亦在秦凤路及其再往西的几个府路,锐不可当的大宋西北军团,绝非他等近乎乌合之众的义军所能对抗的。

      所以,义军这几万大军前往岐山,想要一路打过去那绝对是不现实的。

     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以大宋官方客军的身份被调遣往秦凤路。

     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,他们必须要先获得大宋官军的身份。

      如此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。

      那就是诏安。

      义军们想要被诏安,说难倒也不难,说容易但也并不容易。

      这里面却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。

      第一,义军们必须要表现出足够强横的实力,让朝廷和官军明白,直接剿灭他们并不合算。

      说来还得感谢何执中,这位平南大帅几乎将江南各地的机动兵力都给义军送了人头,直将义军的战力给养了起来。

      如果想要靠武力平定镇南义军,除非是从西北调大兵,亦或者朝廷能派出一个真正的帅才,否则只靠些平庸之辈和地方之军,怕是难如登天,甚至有可能导致江南数路彻底糜烂。

      而这却是大宋朝廷无法承受的代价,江南赋税于大宋之重要,可谓天下其半也。

      而这正是镇南义军有资格被大宋诏安的最重要客观条件。

      诏安的第二个前提条件,则是义军必须有能在朝廷中发声的人脉,有足够分量的重臣愿意为他们出头作保。

      就这一点而言,王焕、杨温倒也有些个门路,但并不是很稳妥。

      至于第三个条件,则是朝廷有需求,需要诏安一支额外的军事力量在某处用兵,当然这一点倒并不是很绝对。

      就在一众头领商议着该如何获取朝廷的诏安时,二狗却自往南方寻访族侄陈从善。

      二狗往见陈从善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帮忙送去张如春的书信和信物。

      而此时陈从善已然是南雄州的代统制,统帅着南雄、南安等四个州府的八千战兵,驻扎于吉州的万安县,以应对镇南义军对岭南岭北诸州府的压制。

      当然,陈从善并不是唯一一个在江南战场上出挑的将领,另一支兵马正是由刘仲武所率领的本部兵马为骨干,江南本地战兵为羽翼的六千大军,屯兵庐陵。

      刘仲武可谓是宋军将领当中“知耻而后勇”的典范,当日云洲滩惨败,刘仲武几乎将来自长江以北的平叛宋军主力葬送亦尽,只有他的本部兵马勉强得以保全。

      如此丧师败绩之将,按大宋律本该论罪处死,但是很多时候,律法这玩意儿总是需要因人而异的。

      论身份,刘仲武是个有来历的,背景深厚。

      论实力和地位,刘仲武手握一支两千多人的西北本部精锐,且是当前江南地区最靠谱能战的猛将,杀了他只会让贼军笑掉大牙。

      毕竟能率领残部从云洲滩那等绝地“冲杀”出来的悍将,没有死在贼军的手里,却被朝廷自个儿处死了,怎么想都有点让人觉得不合适。

      至少平南大帅何执中绝不会干这种自毁城墙的蠢事。

      所以他虽然吩咐监军使对刘仲武论罪,却也并未剥夺其兵权,而是让他戴罪立功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