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:抵達新鄭-《秦功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天色逐變,伴隨著烏云密布,似乎想要在凜冬之前,再下一場小雨。

    白衍騎著馬,看著官道兩旁的密林,護送著姚賈的馬車前往新鄭。

    這幾日趕路,沿途并沒有碰上什么危險。當初姚賈離開咸陽的時候,他的消息尚未抵達咸陽,一些有心人就算想要把消息傳遞給楚國,也不會趕得上姚賈。

    咸陽距離新鄭,可遠遠比到達楚國要快上不少,而且楚國那些人想要有動作,也需要從楚國趕赴新鄭,這一前一后加起來,絕不會那么快。

    而比起秦國。

    新鄭這里的地勢就比較平緩,并沒有什么山川險峻可守,這一路走來,除了偶爾有少數并不是特別大的山脈,其他地方,皆是平地。

    這也是為何韓國百年前,遠比秦國更為富饒的原因,直到秦惠文王時期,秦國奪得蜀地,方才有一塊富饒之土,秦之根基。

    白衍接觸戰事越多,以及上次見到運送糧草輜重時的消耗,白衍便一直感覺,歷史上對秦惠文王的評價,一直都是低估很多。

    在秦惠文王之前,秦孝公舉變法,立秦國變法之本。

    而在秦惠文王之后,秦昭襄王更是重用白起、范睢,功績赫赫,數都數不清。

    故而在這兩位君王之間的秦惠文王,看起來則少有拿得出手的功績。

    但若細心之人,便能發現,秦惠文王的功績,絕不比二者小。

    秦孝公變法,沒有秦孝公的壓制,舊族勢力蠢蠢欲動,秦惠文王在親政三年后,將所有舊族勢力除盡,擁立變法。

    之后秦惠文王取蜀地,讓秦國有東出的根基,伐取義渠設二十五城,讓秦國擁有源源不斷的戰馬。

    這一件件事情,都為秦國打下東出的根基。

    前些時日在陽城時,白衍還曾與司馬興聊過,當初秦相張子主張東出伐魏,是司馬氏的先祖司馬錯主張伐蜀,而秦惠文王思慮再三,選擇伐蜀。

    從這件事情就不難看出,在秦惠文王時期,也是司馬氏最鼎盛的時期。

    伴隨著思索。

    許久之后。

    白衍終于看到,遠處一望無際的平地上,坐落著一個巨大的都城。

    新鄭!

    “業!”

    白衍騎著馬,轉頭看向業。

    業點點頭,連忙駕馬離開,并未跟隨白衍一行人前往新鄭,而是身著布衣朝著另外一個方向趕去。

    在陽城的時候,白衍便通過百姓,打聽到新鄭城外一些明顯的位置,隨后托呂氏掌柜,讓人去聯系此前暴福遣來的那名老者,按照約定來到新鄭。

    業便是負責與那名老者聯絡。

    此次秦國伐趙,已經攻破新城,故而新鄭定會嚴加看守,楚國若想派遣殺手、死士,定會需要暴福安排。

    馬車內。
    第(1/3)页